今年夏季,北京市朝阳区的防汛工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“战士"——博禹智能排水机器人。6月初,3000方排水机器人正式交付并部署至朝阳区重点防汛点位,在6月至9月的汛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以科技力量筑牢城市安全防线。
汛期挑战与科技应对
北京汛期集中在夏季,短时强降雨、城市内涝等问题曾多次考验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。朝阳区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,人口密集、交通繁忙,防汛压力尤为突出。传统排水方式虽有一定效果,但在恶劣天气面前仍显不足,亟需更高效、智能的解决方案。
博禹排水机器人的投入使用,正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响应。这款机器人具备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大流量排水能力,相当于短时间内抽干一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,可快速缓解道路积水、地下空间淹水等险情。
技术优势:智能、高效、灵活
博禹排水机器人融合了多项前沿技术,展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:
1. 强机动性:采用履带式底盘设计,可适应复杂地形,轻松进入狭窄空间、地下车库、下凹桥区等传统设备难以覆盖的区域。
2. 智能操作:支持远程遥控和自主作业,通过实时传感系统监测水位变化,自动调整排水策略,降低人工操作风险。
3. 高效排水:搭载大功率水泵系统,支持连续高强度作业,最大扬程达15米,能够快速将积水排入指定管网或安全区域。
4. 环保低噪:采用康明斯国三动力系统,低噪音,适合城市环境使用,避免二次污染。
实战表现: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
自6月投入以来,博禹排水机器人已多次在朝阳区的防汛演练和实际排险中展现价值:
• 重点布防:机器人被部署在朝阳区十余个易涝点,例如北京朝阳区地铁7号线、北码房寸东苇路附近等历史积水区域,实行24小时待命。
• 快速响应:在7月的连续强降雨中,机器人于安家WORK科技文创园积水路段启动应急排水,30分钟内排除险情,恢复交通畅通。
• 多场景应用:除道路排水外,还协助部分社区地下车库、地铁口等关键点位提前布防,防止积水倒灌。

朝阳区防汛指挥部负责人表示:“排水机器人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应急效率,更实现了从被动抢险到主动防控的转变。"
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未来
博禹排水机器人的应用,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。通过物联网平台,所有机器人接入朝阳区防汛指挥系统,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和统一调度,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持。
专家指出,此类智能装备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升级。未来,结合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和5G通信技术,排水机器人有望实现更超前的风险预警和全域协同作业。
结语
随着汛期的持续,博禹排水机器人将继续坚守岗位,以技术创新守护城市安全。它的身影不仅是朝阳区防汛工作中的亮点,更彰显了科技赋能现代城市治理的无限可能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,这样的创新力量正为我们构筑起愈发坚固的防线。